小在在胃口好得很,一个人就能捧着满满一碗地瓜粥,稀里呼噜地全吃完。

    其他人也一样,吃过饭后,碗里干净得跟洗过一样。

    孩子们都很珍惜粮食。

    哪怕宁家因为有着宁远行每个月从部队寄来的津贴,日子比村里大多数人家条件都要好一些,不仅能不愁吃喝,每年有新衣服穿,甚至每周还能吃上一顿肉。

    但他们同时也明白,更多的同龄小伙伴,过得是吃不饱穿不暖,还有无数干不完的活的苦日子。

    所以他们从不敢浪费一粒粮食。

    饭后,把碗筷收拾一下,戴上帽子,提上篮子,宁翰照例带着弟弟妹妹们出门上工去。

    小在在和八岁的宁轩只能跟着一群孩子们捡麦穗,十岁的宁航则已经可以跟着村里的老人和女知青们一起去干一些比较轻松的活。

    说是轻松,其实也就比收粮好一点。

    挣得工分也不高,但好歹也是一份收入。

    一早上干完,别说完全跟着的大人干粗重活的宁翰,就连只是在地里捡捡麦穗的小在在他们,都累得够呛。

    农忙期就是这样,一趟抢收下来,能让人累脱一层皮,更有些体弱的人还得大病一场。

    但身体的疲惫,却抵不过看到粮食丰收时的满满喜悦。

    这可是他们今后一年的口粮啊!

    收上来的粮食会被统一铺在晒谷场上,让烈日把这些粮食全都晒透了,再无一丝水分,才能长久储存。

    晒谷场旁来来回回守着十几个人。

    这些人的存在除了是防止有人偷粮,更是为了盯着粮食。

    要知道,夏季多雨。

    如果下了雨,他们就得第一时间把粮食全部收起来,拿油布结结实实地盖上,防止淋湿发霉。